姜汝祥,姜汝祥讲师,姜汝祥联系方式,姜汝祥培训师-【讲师网】
中国企业执行导师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姜汝祥:2006年,中国企业的基本法年!
2016-01-20 92962
北京企业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 姜汝祥   一, 资本运营,中国企业的最后一个泡沫?   当中国企业家不再热衷“点子”、“炒作”、“包装”“广告轰炸”等等营销热点,当“执行”, “细节决定成败”, “狼图腾”这样的书销量超过百万的时候,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这些现象正在向我们宣布一个转折时代的到来:打造内功,而不是炒作市场,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家关注的主流。   与这种打造内功成为主流趋势相对应的,是一系列事实:中国股市的长期低迷说明什么?为什么政府的若干救市策略均显效不大?为什么不少上市公司的老总前赴后继入狱或被拿下?答案是若干上市公司的内功不行!没有内功而靠炒做包装,能够兴盛一时,但不可能欺骗一世。   我的结论是,过去我们总在说,企业做不好,是政府在行政干预市场与企业运营,是法制化不健全。现在情况却是反过来了――正是政府的法制化努力,正是市场的规范化努力,导致了股市的低迷,导致一大批上市公司业绩的衰退,导致一大批“乱世英雄型”企业家的落马。   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的“资本运营”这个词,应当成为一个反义词,这个词是中国企业利用政策转折与消费者不成熟,趁市场不成熟谋取暴利的代名词。这个词是一个历史时代的产物,可以理解,但每一个时代都应当有自己的主题词,今天,中国企业的主题词应当是“以打造内功为核心的竞争力培育”。再谈什么资本运营之内,那不仅与趋势背道而驰,而且也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一种耻辱。   道理很简单,企业的利益是通过服务客户创造出来的,股票或公司价格应当是公司能力的反映,为什么GE公司的股票价格会连续多年超过微软?GE并没有微软那样的高科技业务,这说明什么?没有竞争能力,而指望从帐面的“运营”上做出业绩,就永远不会成为企业发展的主流!   二, 从人治到法治:每家企业都应当有一套自己的基本法   执行要的是什么?是结果,做事的结果。细节要的是什么?责任。狼性要的是什么?是员工的进化。这几年流行这些词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企业对商业结果的追求(执行),对员工责任的要求(细节),对企业竞争力的渴望(狼性)。这无疑是巨大的进步,但细细品味这些词的背后,我感觉其中少了点什么,或者说,企业家们在追求内功的时候,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东西,那就是“法治”!表面上看,从“营销点子”“资本运营”这些外在的包装,转向“执行”“细节”“狼性”这些词,是企业内在能力打造的一种进步。但在这样一种表面的进步背后,更本质的真正的进步正在到来,那就是经营企业根本方式的转移,即建立起中国企业强大之本――从“人治”(企业家的一枝独秀)转移到“法治”(依靠组织与制度打造强大竞争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每一家中国企业不从最最基本的规则入手,通过基本规则的建立,建立起一种组织的自生长机制,那么所谓的执行,细节,狼性,仍然不过是企业家个人的独角戏而已。尽管相比而言,比起热衷于营销点子,资本运营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没有规则的执行只会是独裁,没有规则的细节只会是运动,没有规则的狼性只会是暴政!   所以,在经历了执行,细节,狼性的“内功”启蒙之后,我觉得目前中国企业最需要的,可能是底线规则之上的执行,细节,狼性!而不是无条件的执行,细节,狼性。或者说,执行,细节,狼性,如果建立在基本的底线规则之下,那么功力会立即大增!在这一点上,中国企业家不是不愿,而是不熟或不会。道理很简单,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治文化,所以,我们大都对如何“人治人”的方法烂熟于胸,而对“法治人”总觉得隔一层,不过瘾。但事情的发展并不以我们个人的好恶为转移,事情的发展是以时代趋势与市场经济的规律为准绳的,一旦法治化构成我们必须过的坎,那么,过不去的,就将成为历史!不管你现在多辉煌!   为什么我在多种场合说,中国当红的企业家就整体而言,已经过时,中国当红的企业相当一部分的正在被淘汰,道理就源于此!人与企业都是环境与时代的产物,中国当红企业,企业家大多是在计划与市场双轨制下出来的,既是市场好手,也是人治人的高手。可现在时代变了。时代变了,人不变,观念不变,方法不变,不被淘汰,天理何在?   反过来,我们那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以谁为榜样?显然是以那些市场经济下的优秀企业为榜样,而不是目前这些当红企业。所以,我建议那些致力于未来的企业家,从最基本的企业基本法做起吧――每一家企业都应当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企业基本法!   三,“法治”的根本在于自觉应用,否则有再多的制度也是人治!   也有很多企业家觉得奇怪,他们在质疑,你看我们的制度已经制订了几十本了,难道我不是法治?我觉得,把法治当成几大本制度,是中国企业法制化管理的一大误区。这就有点象一个笑话,“我都是博士了,我还不是知识分子”?可是我在北大社会学系读博士的时候,导师费孝通先生曾经对我说过,什么叫知识分子?应当是“有知有识”,书本上的叫知,不叫识,只有应用到实践中创造价值,才叫识。  同样道理,制度存在,不叫法治,只有制度真正应用,才叫法治。读到博士,“有知无识”的人多的是。同样,制订了制度,可“有制无用”,有制度条文而完全是人治的企业比比皆是。如果人治到法制就是制订法律条文这么简单,那么中国早就是法制化国家了。法治的根本在应用,而且在于每个人“自觉不自觉”的应用。所以,法治的根本首先在于自觉,而自学的前提是建立起每个人对自己行为结果负责的机制。  举例,交通警察就是人治系统,红绿灯系统就是法治系统,是不是设了红绿灯就管用?显然不是,一个红绿灯体系的运营前提是司机的责任,如果撞车的后果不是由司机承担,司机撞车之后他绝对不会受伤,即使有处罚,红绿灯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司机遵守红绿灯的第一动力,首先是保护他自己,出车车祸最大的伤害是司机自己,有了这点,就有了“自觉”。有了自觉,全世界如此复杂的交通,红绿灯就管住了!法治体系的核心就在于这种“自觉”,而自觉的核心在于当事人要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举例,如何让博士从有知无识,变成真正的有知有识?你只需要让读书的费用自己出,读完了有知无识找不到工作,谁还读书?  同样,如何让法治落地?只有建立员工行为的结果,必须由员工自己承担,才会有真正的“自觉”。这样我们就发现了,企业法治的根本出路不在于制订制度,要在于制订一个让员工自我对结果负责的机制,拥有这个机制就有法治的基础,制度才能真正实施。  这个机制就是企业基本法,一个企业的基本法,如同一个国家的宪法。宪法并不强调具体的法律条文,它强调的是一个国家为谁存在?根据什么存在?每个人拥有什么权利?国家根据什么管理人民等等最高原则。同样,一个企业的基本法,强调的并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个企业为谁而存在,根据什么而存在?每个员工拥有什么权利?企业根据什么管理员工?  在我看来,回答一个企业为谁而存在?根据什么而存在?就是公司的战略,为什么若干公司所做的战略都是一纸空文?因为这些公司认为战略就是少数高层管理的工具,不认为战略应当成为每一个员工应当牢记于心的基本原则,不认为战略应当是一个公司在未来不迷失方向的指路明灯。而每个员工应当拥有什么权利?企业又根据什么管理员工的行为?说到底,是回答企业-员工-客户三者到底是什么关系!从这个角度我们一下就明白了,所谓的敬业无非讲的就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所谓职业讲的无非就是员工与客户的关系,而所谓商业或专业,无非就是讲的企业与客户关系!而“敬业,职业,专业”是中国企业内心中最大的痛!  所以,一个企业基本法结构就如同一个国家的宪法结构,内容是十分清楚而明确的,首先是战略,用来明确公司存在的价值,明确员工奋斗的价值――只为钱而奋斗的公司是不值得存在的公司,也是不值得员工为之拚命的公司。其次是敬业,职业,专业三大底线体系,目的是明确企业-员工-客户三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由此员工获得权利,客户获得权利,企业也因此而获得管理的根据!  这就是为什么每家企业都必须拥有自己的企业基本法的理由,你必须拥有战略,回答你为谁而存在,而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你回答的。其次是你必须明确企业员工客户三者关系,这样才能建立起敬业,职业,专业的管理体系,而这才是你建立起强大竞争力的唯一出发点!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西安站 xa.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