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斐,于斐讲师,于斐联系方式,于斐培训师-【讲师网】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
54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于斐:医药企业在市场上营销制胜的八大战术
2016-01-20 46090
医药企业在市场上营销制胜的八大战术 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 药业是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之一,属于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但目前的现状是,国内4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中,近2/3面临着危机!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CEO于斐先生指出,其生存危机的原因不外有三,首先,药企的研发投入不足销售额的5%(西方发达国家为15%—25%),且大都投入到“短平快”的仿制药上。其次,流通领域的不规范商业行为,致使制药工业在正常的药品交易过程中失去话语权,严重制约了行业的正常运转。另外,合资企业转变经营模式开始控股或独资,并牢牢占据了我国重点区域市场和高端产品市场,医药市场利润的绝大部分被外资攫取。 距离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已有一段时间,国家关于医药行业的新政策相继出台,医药行业日趋规范化,在打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实施新药审批机制变革等政策环境下,国内医药行业研发和销售模式面临巨大转变。 一、进军OTC市场 我国是制药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制药强国,在新药研发门槛抬高、专利保护日趋完善的情况下,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适应国际规则,根据市场多层次需要,加大创新力度,否则将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从生产能力看,我国药品生产能力非常强:制剂加工能力世界第一;原料药产量全球第二,占整个国际原料药市场贸易量的25%;几大类化学药物产量,尤其是抗生素、维生素C等居世界第一位。但在研发领域,生产的药品自主知识产权不足、产品趋同现象严重,一种仿制药可以有几十家企业同时生产,加剧了市场混乱、资金不足和创新率低的恶性循环。 近来,我国非处方药市场异常活跃,无论这是自我药疗的大势所趋,还是法规政策的导向所引,OTC绝对是块让药企眼馋的肥肉。 全球医药大鳄们的市场嗅觉十分灵敏,国内诱人的OTC大餐早已纳入它们捕猎的计划,各色OTC攻略在我国频频发动。早期进入的中美史克、西安杨森,上海施贵宝等早已捷足先登,感康、达克宁、施尔康等OTC药在国内已是妇孺皆知。罗氏将中国纳入OTC全球10大核心国家之一,辉瑞、拜耳、德国马博士等进军OTC,据蓝哥智洋掌握到的资料显示,西安杨森的OTC已占据整个业务板块的64%,而在未来的5-6年内,中美史克甚至将完全转变为纯OTC企业。由此可见,众多药企进军OTC是大势所趋。 从近年的市场形势看,以面向第一终端医药为主的处方药推广让企业感觉到越来越难了,营销渠道变窄,营销方式备受限制。先是处方药不得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然后是各地陆续开展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继而又碰到医保目录“门槛”,接着又是更大范围和幅度的药品降价政策向医保目录开刀、药店销售的处方药必须凭医生处方购买。。。。。。医保品种连年增多,在医院的药品销售竞争也在加剧。对此,一直以原料药,处方药作为经营主业的新华制药,原本对OTC毫无涉及,如今开始进入OTC感冒药市场。民生药业在21金维他基础上推出了小金维他和美维他等多维元素领域的儿童市场、妇女市场。 二、进军农村市场 2007年底,尽管备受瞩目的医改方案至今尚未亮相,但是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全面铺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开始试点、社区医疗机构收支两条线试点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往根底薄弱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开始慢慢形成。 当前,不少大中型药企已将目光投向了基层医药市场。去年至今,鲁抗、天士力、上海和记黄埔、双鹤等药企对基层医药市场展开了攻势。通过培训乡卫生院院长、社区医生、开辟营销网络等模式,药企在农村、社区医疗机构中树立了自己的企业品牌,并博得了头彩。 以北京双鹤药业为例,该公司长期以来主要聚焦三大普药——大输液、心脑血管用药、内分泌用药。据了解,三大核心业务收入占产品收入的比重2006年就达到76.63%,同时,该公司的产品价格话语权不断增强,主导产品降压0号从城市到第三终端都是消费者首选的品牌产品。在今年下半年医院“一品两规”的招标中,北京双鹤在北京市场成为国内唯一的大输液供应商。可以说,在逐步推行的医药改革中,北京双鹤盈利能力提高,第三终端的市场份额增长潜力放大。 而在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早在前两年就关注该第三终端的市场开发。鲁抗产品主要以青霉素制剂、普药为主,面向人群集中于中低端消费者,而从去年开始,鲁抗医药就将社区医院和乡村医疗机构作为重点营销区域。据介绍,自去年启动第三级终端销售的模式,鲁抗医药面向基层医药市场取得了可喜的业绩,青霉素等制剂的销售快速增长了40.3%,预计明年还将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据悉,鲁抗还要创新产品供应模式,建立基层医生、医学只是培训为特征的体系,保障基层药品供应体制的健康发展。 在未来几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推广将使农村医药市场的规模达到五百亿元。但是如何开拓这个潜力巨大的第三终端市场,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如果被动等待,只会丧失更大的机会。世界商业巨头沃尔玛创始人萨母·沃尔顿讲过一句话:如果每个人都在走老路,而您选择一条不同的路,就可能有绝好的机会。 近几年,众多药企把进军农村市场看成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他们想借此规避打拼价格的一味血腥撕杀,而提早进入尚待开掘的广阔市场。比如华南药业与国家有关部门合作推进县乡医生的培训、开展基层医师教育,通过墙体广告、派发宣传单页、农村集市集中展示等活动增加强化广告的落地效果。使普药销售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此外,包括东盛科技的“南泥湾行动” 、中美史克的“水银计划”等都在进军第三终端农村市场的征途中寻找到了一片蓝海。 现在,农村药品市场,由于丰厚的奶酪效应,没有企业不为心动,生产企业也出现了医药营销重心不断下移的现象。很显然,如今的情况是,众多药企同质化的竞争侵蚀了产业链共同分享的利润空间,就拿一些制药企业一步到终端来说,一方面可以通过压缩渠道层级来改善渠道利润状况;另一方面,企业能通过销售+服务来形成独特的渠道价值链竞争优势,在现实的严峻压力面前,众多的药企如不换脑,你说能挺得住吗? 三、渠道通路战术 现在,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医药流通领域势必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将产品推向下级经销商的传统销售模式和渠道模式早已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各商家对第三终端市场的抢夺日渐激烈,“战火纷飞”的医药市场,医药企业不得不更加重视渠道模式的建设。 面对众多的渠道形式,医药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渠道战术体系上要紧紧围绕着多、深、专的核心展开。“多”就是要求渠道形式多样,尽可能形成一个立体交叉、相互促动的渠道体系,而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深”就是要求在企业进行的销售渠道中,都能够深入到终端、深入到消费群体之中,能够深入地与产品销售者、购买者产生直接的互动关系和良好的沟通关系;“专”就是企业一定要在一个或数个渠道中占有优势地位,在一个或数个渠道竞争中拥有强大的力量。 就拿药企十分热衷的渠道扁平化来说,直供对厂家来说有两大好处,一是终端比批发企业的消化能力更强,二是厂家能够及时、准确地从药店得到产品的反馈信息,迅速作出反应和调整。渠道的扁平化是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将改变流通格局,演绎出新的合作模式,因此在直供的过程中,连锁药店又提出希望得到厂家更贴心的服务。 虽然所有的药店都直供不太现实,但是企业会选出优势客户尤其是百强连锁进行直供和一对一的服务。发挥品牌的优势,开发新的系列产品或二三线品种,充分利用药店的渠道资源开拓市场——在零售终端力量越来越强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品牌药厂家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比如此前有不少外资企业已经与连锁开始做起专柜、店中店,我们的企业可以借鉴,但是专柜里陈列的不仅是产品,也有产品文化的东西。 这方面,我们可以举个其它行业的例子予以说明:比如金丝猴奶糖摆进药店和好记星进驻新华书店就非常独特。金丝猴食品对药店这一特殊分销渠道做出深入分析后,认为有四点理由可以尝试:第一、大凡用药之人,常见口中乏味,尤以吃中药者为甚,多有药后吃糖解味的习惯;第二、药店的人流量较稳定,进驻药店可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曝光旅,形成更多的销售机会;第三、因无竞品陈列左右,可确保产品能够得到最佳展示,形成视觉冲击,让顾客瞬间产生购买的冲动;第四、对药店而言则在不挤占药品陈列空间的同时,多了一个额外的利润来源。 通过在新华书店设立专柜,好记星在这个特殊的场所没有任何竞品的拦截,而由于购买图书的人大多有英文学习和深造的需求,好记星恰好在对于的地方找到了对的人,因此实践证明该渠道策略非常奏效。 现在,大量个体经销商的存在,导致了医药市场整个渠道的复杂化和层次的多样化,而低效率的渠道管理,使得渠道的作用明显下降。同时,受医药生产厂家“销售唯量论”的影响,经销商们为获取年终返利、争夺客户、带动杂牌产品的销售,只求薄利多销,贪图眼前小利,不顾后果,竞相窜货。更有甚者,在自己区域内卖正常价,赚取薄利后贴钱低价争夺非责任区域内的客户。这些经销商置厂家政策、区域内正常价差体系、竞争品牌状况于不顾,为自己一时之利,扰乱市场秩序。医药行业激烈的竞争以及大量同质化产品涌入市场,也造成经销商“度日艰难”的处境。竞争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是:终端成本加大,终端日益成为企业必争之地。此时,夹在企业和终端之间的经销商似乎成了企业的负担,一些企业开始绕过经销商直接掌控终端。 事实上,很多经销商并不具备运作品牌和控盘市场的能力。一方面,经销商因受规模、实力、素质、管理水平、经营意识等因素的影响,没有能力通过整合营销、优势最大化、成本最低化等实现综合实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厂商与经销商之间相互的信任度在下降,经销商对厂家的忠诚度也在下降。目前许多经销商不能按照厂家的规范操作,而一些品牌厂家又不能以平等互利的原则对待经销商,双方签订的协议厂家一方说改就改,失信于人。而有些超级终端也“店大欺客”,产品的进店费高得离谱。 四、整合商脉资源 目前,我国药企面对不规范的竞争和管理部门政策不断出台,医药行业尤其对成长型企业来说,如何在市场激烈的角逐中不被吞食,需要用灵活机制,创新思维来应对变化的形势,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为此开出三张处方: 处方一、共享资源 成长型药企如果大量的资金积压在固定资产上,相应的会给产品研发带来很大压力和风险。这时候,应该主动出击,创造机会多方寻求实力强,品牌响的大型药企作为对方的加工基地,盘活闲置设备,以尽快改变生存窘境。事实上,许多著名企业也正需要这样贴牌和代工的生产方式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完成产业链的价值重塑和再造,再或者通过双方协商,由对方以收购、兼并、重组的方式把中小药企纳入集团化整体战略运作体系,保留中小药企原先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灵活生产批量小、实效强、成本高的单一品种,以最大化的满足细分市场目标消费需求,从而实现为大企业的专项配套服务和补充能量优势。 处方二、深挖潜力。中小药企可与一些上规模、讲信誉的代理商、经销商合作,双方优势互补,各取所需,借助对方的资金、网络、渠道等自身不具备的市场优势,专门专业生产,严格确保生产质量,营销上则实行外包,也可为对方进行贴牌,以节约成本开支,降低市场风险,充分挖掘自身潜力。 处方三、相互借力。几个中小药企可相互借力,树立起战略发展观念。每家只需少量投资,以自身相匹配的技术、业务、物流等资源进行横向联合,实现信息共享、渠道共融、风险共担,把人员有机合理的分配使用,这样目标清晰有利于在区域经济中站稳脚跟,最大程度的减少资源浪费。 五、重塑企业品牌 以往,许多药企由于大量仿制药采取低价和带金销售方式进军医院终端,往往忽略了自身企业形象塑造和传播,随着国家对“一药多名”的监管严控,如果企业自身再没有品牌意识,将在市场拓展中遭遇灭顶的危险。现在,随着众多药企把宣传作为产品推广的主导方式,宣传理所当然成为医药企业开拓新区域市场、抢占更大份额、促进购买的一把利器。 药企在启动市场的宣传后,市场增长和渐渐有名的品牌形象已经初步实现。而在跟进、维护、拓展的关键时刻,如果没有新意、优质、闪亮紧扣消费心理的策略性、延续性的宣传,市场就难以进一步提升,产品销售高潮也随之变成“期货”。因此在市场关键期,事件行销、新闻造势、网络推广、公关手段等多种方案,必将给消费者心理留下深深的产品力、认知度和好口碑。 因此,为确保市场销售再创新高,宣传必需依据受众求新而主动创新依此迎合他们的消费心理,在吸收前期广告投放经验的基础上,以出奇制胜的整合传播策略,做到广告的巧妙投放、品牌培养忠诚,实现策略的创新。 值得强调的是,成功的广告策略就是在分析目标顾客特点、产品差异性和媒体特点的基础上求得三者的统一,进而实现目标顾客的针对性、表达力的适宜性和广告开支的经济性这一目标。 六、进行系统招商 企业要求生存求发展,招商,做为一种快速、低成本拓展产品通路的方式,无疑仍是众多企业的制胜法宝。然而,中国企业95%的招商都不成功!被视为朝阳产业的健康产业,每年都有百多亿招商费打了水漂,有近万的优秀产品未能等及上市就已消声匿迹。据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在我们的银行存款里而,约有3000亿闲置资金是用来寻找投资项目的。既然有需求就会有市场,那么为什么这么大的一个市场需求,偏偏企业就招不到商呢?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专家指出:招商遭遇困局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型企业的自傲心态 某大型药企实力雄厚,然而在近期的招商过程中,依然惨遭滑铁卢,原因为何?就是因为这家企业的姿态过高,药交会上造声势,打广告,热闹非凡,招商手册上动辄企业资金多雄厚,设施多齐全,技术多领先。事实证明,钱是砸了,经销商们却不买帐。企业在宣传招商内容时,不能只是一味地强调企业有多强,产品有多好,而更应把重点放在企业能给消费者怎样的好处,对于经销商来说赢利点在哪里,会不会是真正的商机,经销商关心的是你究竟能为他提供些什么。只有在这些方面满足了经销们,才能真正的打动经销商们的心,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迎娶”企业的“美娇娘”。 中小企业的投机心态 早些年,个别的中小企业拿着已被淘汰的产品,换个包装贴个牌子,打几个广告,发几张宣传单,于是乎堂而皇之的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商了,往往是货到手中,经销们才发现都是些,此时经销商们悔之晚矣!在中国医药保健品市场发展初期,确实有一部分企业利用招商这个手段,只需付出最低的代价,就可以骗取大量钱财。一时间,药交会成为了这些不法企业圈钱的天堂,而招商这种营销手段则变成了他们手中的摇钱树。蓝哥智洋专家指出,只有通过规范招商流程,以及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才能有效的区分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和劣势企业,好的产品及无特质产品,从而把那些混水摸鱼,想“套钱”“圈钱”走人的企业清除出局,只有这样,才能重树行业的形象,再次建立企商之间的信任度,从而坚定经销商共同发展、共同致富的信念,还低成本招商一个清白。 成功样板的积极心态 “一万元造就百万富翁”、“××加盟商已经成为百万富翁,下一个就是你”、“一个电话,你就是下一个百万富翁”,这些不切实际的号,怕也就是医药保健品行业内的一个独特风景点了。现在的经销商,自身也基本能算得上半个策划人了,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还能唬得住谁?夸夸其谈自说自话,只会暴露出那些动机不纯人的浮燥心态,充其量也只能博个一笑置之。蓝哥智洋专家指出,一定要做样板市场!只有样板市场启动成功,才是成功最好的证明,经销商们自然会拎着钱袋子找上门来。因为,样板市场最本质的作用就是通过榜样的力量来为经销商启动和运作市场提供可操作性、可复制性的服务,最终达到企业和经销商投入的最小化,市场回报的最大化,而企业也最终实现低成本的成功招商。 厂商共赢的服务心态 企业成功招商也离不开一个“情”字。以情动人,让经销商自觉自愿地与企业站在同一战线,而不是利益捆绑或是风险转嫁,只有以“情”服人,有“情”的合作能使经销商与企业荣辱与共,共同奋斗。蓝哥智洋专家指出,以情动服人不仅是表现在口头上的一句空话,而是要求企业体现在为经销产提供实实在在服务的意识上,企业除了为经销商做好广告宣传、促销支持等工作之外,最重要的是要为经销商提供配套营销服务体系,帮助经销商提升经营能力及赢利能力,解决经销商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企商一家亲,达到双赢。以“情”动人,只不过是感情的一种付出形式,它无需任何成本,却可以得到一个最忠诚可靠的合作伙伴,企业又何乐而不为呢? 七、社区大有作为 药企通过社区推广活动的开展,以面对面接触方式容易沟通与消费者间的感情,强化口碑宣传效应,使产品的影响深入人心,并从中建立消费者档案资料反馈系统,体现服务营销的真实本质,这种效果是广告轰炸似的宣传达不到的。但是,目前有许多企业忽略了社区活动推广真正的目的之所在,把它片面当成了促销产品实现销售的渠道,结果过浓的商业目的和庸俗的形式招致了消费者的反感,使消费者对企业与产品产生了误导,好的愿望没得到好的回报,这方面教训是深刻的。   我们所讲的开展社区推广活动,主要是通过面对面的宣传和口碑宣传使消费者加深对产品的认知,产生购买欲望,通过卓有成效的服务手段增加与消费者的亲和力挖掘潜在消费群。   以往,OTC产品在药店等作为主要销售渠道的地方,由于各厂家纷纷派驻促销人员,对每位进来的消费者均派发大量各式精美的宣传资料,结果使得消费者无所适从,感觉到纯粹是商业味浓的推销,意识中易产生反感。因此,只要步入药店,消费者会尽量避开那些过分热情的促销人员,这样,原本好的宣传方式就打了折扣。 蓝哥智洋专家认为,在进行社区推广时,采取“专卖店+会员制”这种可赢利模式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这样可通过名宣传手段强化专卖店“立足社区、融入生活”的服务功能,为中老年人提供一个介于社区医疗机构和老年活动中心之间的、俱乐部式的公共空间,长期的亲情化的“俱乐部”形式的专卖店、健康服务中心,同时也为药企健康产品提供了一个直达消费者的安全、稳定、方便的交流场所,所有针对消费者的健康教育、联谊娱乐、产品销售等培育市场的经营活动都可以在这块“根据地”实施。在有效规避相关政策法规的监管制约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市场开发成本。 八、吸引风险投资 众所周知,活跃于医药行业的资本,将有利于改善资源配置机构,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增强企业竞争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近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在医药行业,跨国公司子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已占据国内1/3以上的市场份额,利润则占据60%以上。 面对外资的虎视眈眈和杀气腾腾,对于众多医药企业来说,吸引风险资本,特别是刚刚起步发展的新兴企业创业融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融资方式。通过风险投资来融资是指新兴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未上市公司吸引风险投资家的目光,由风险投资家在承担很大风险的基础上为融资人提供长期股权资本和增值服务,培育企业快速成长,数年后通过上市、并购或其他股权转让方式撤出投资并取得高额投资回报。 风险投资最初出现在美国,它的出现是为了支持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在美国的高科技基地硅谷,很多公司都是直接运用了风险投资资金,其过程类似将鸡蛋孵化成小鸡。一般来说,风险投资家不会等到“小鸡”长成“老鸡”,指望“老鸡”下蛋,而是将“鸡仔”精心培育,稍微长大后就卖掉。 风险投资是一种权益资本,它是直接参股所投资的公司,和公司分享投资收益,也承担公司运营失败的风险,而不像借贷资本,固定收取利息,不考虑公司当时赢利状况。风险投资为风险企业投入的权益资本一般占该企业资本总额的30%以上。尤其是对于高科技创新企业来说,风险投资是一种昂贵的资金来源,但是它也许是惟一可行的资金来源,因为它的高风险,很多投资人都会畏惧。银行贷款虽然说相对比较便宜,但是银行贷款回避风险,安全性第一,高科技创新企业根本无法得到它。 我国风险投资公司最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如著名的有北京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它重点投资于信息技术、生态农业与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三大领域,并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投资领域,依托对本土风险投资发展方向的把握,以及丰富的“人脉”资源,整合了一批快速成长的项目,投资规模已达3亿多元,并有部分项目成功退出。 那么,什么样的医药企业和项目才能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呢? 一般来讲,好的创意欲寻求风险投资的支持,最重要的是让风险投资者相信这是一个能够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并有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经营者能够确保项目的实施。对风险投资者来说,人的因素至关重要,仅凭创意就想取得资金的想法是不可行的。 在与风险投资接触时,首先需要了解风险投资方是否对项目行业有兴趣,在了解风险投资人的投资标准或要求的同时,创业者或融资企业要对自身是否符合这些要求进行评估:一是评估项目或企业业务的竞争优势和成长性,二是评估项目或企业管理层每一位主要成员的资历及承担任务的能力。然后准备一份商业计划书,就您的融资项目的先进性、成熟度、市场状况的预测、生产及营销可行性、经营团队和管理、成本构成和投资利润等做一详述。 现在有许多医药行业或企业家常常打电话给风险投资公司的经理,要求约见,希望当面阐述它们的融资需求和发展潜力。更有的认为“只要给我机会我一定能说动他们。”然而,几乎所有的风险投资经理都会在收到投资建议书或商业计划书之后,才有可能安排这种访问。因为如果投资人对项目一无所知,也就无法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从创意到创业,编制商业计划书是第一步,这也是说明你不仅是有一个“拍脑门儿的发明”,而且有就此创业的计划、决心和具体规划。投资人在阅读了商业计划书之后,他会决定是否需要约见融资者,并准备了许多问题面谈。这次,你就可以带上你的样品、各种相关资料、表格,温习一下投资顾问给你列出的风险投资人可能提出的问题,去面对风险投资家了。 现在,我们不妨再对风险投资的现实操作性做一个进一步说明: 美国风险投资游戏规则的建立靠两样东西:第一是《公司法》。但是中国的《公司法》不支持优先股。对其没有特殊的保护,而且更看重实物和货币现金的出让,对无形资产的评估和股份比例有限制,很麻烦。所以,先天机制上中国再支持风险投资上存在不足,也就谈不上法律的有效保护,这是国内为什么没有美国这样的投资游戏规则的最大原因。 第二是人的意识。无论是国内本土投资者还是国内创业者都明白,拿风险投资商的钱就要遵守人家的游戏规则,很多国内的创业者完全没有这个意识,他们老以为拿人家的钱就是目的,不知道企业要遵守游戏规则。 如果想吸引海外投资,要先了解外国风险投资的趋势。这些趋势表现为:要求控股或相对控股;倾向于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更希望投资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要求被投资企业已有营业收入或利润;投资期趋向于成长期、扩张期和成熟期。 对于医药企业最为关心的如何“引资”的话题,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总结出外资选择项目的5大原则。 1、 高回报。这要求所选择的企业应是高速成长型,至少年成长速度在10%以上。举例来说,外国的风险投资不会选择服装业。所以,要想吸引海外风险投资,要选好发展领域。 2、 产品和服务具有独特性。你的企业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吗?这些优势体现在技术、品牌、成本等方面,而这些优势能保持多长时间也是投资方决定是否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成本优势,以前,美国的旅行包大多是在泰国生产的,现在美国的旅行包基本都是在中国生产,因为中国的成本更低。这种成本优势就能帮助企业吸引到海外风险投资。 3、 商业模式和赢利模式可行。商业模式是如何生产商品,如何提供服务和商场策划等;赢利模式是如何赚钱,如何把产品和服务转化为利润。商业模式和赢利模式的可行性,最终又体现在企业的执行力上。 4、 风险投资都是利字当头。所以,一般,风险投资都选择有竞争力的企业、行业中的领头羊。所以,要想吸引投资,计划书要写明自己企业的规模、计划、发展状况等。 5、 团队诚信互补。人的因素常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一个人正直、诚实永远是第一位的,如何做人反映在做事上,反映在如何经营企业上。同时,团队成员之间的互补也是企业成功的一个因素。所以,人也是风险投资看重的。 于斐先生,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CEO,中国十大杰出营销人,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等8家权威媒体和机构认定的“中国品牌建设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中国证券报》特约品牌顾问,中国《品牌》杂志首席专家,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总裁培训班导师,中国保健行业十大杰出经理人,中国最具影响力营销策划100人,中国国际健康科学研究院副理事长。 十多年的营销生涯,成功服务过多个著名品牌,其领衔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是“中国管理咨询行业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现专业致力于品牌策划、公关传播、新闻营销、招商代理、市场推广、实战培训等营销服务,出色的企划力、整合力、执行力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于斐先生根据自身在外企、国企、民企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资深阅历,长期致力于把低成本实战营销理论上升到实践和方法的高度,在行业中率先倡导了多个在全国深具影响的营销策略和商业模式,创造了可观丰厚的物质和社会效益。受到了《亚洲新闻人物》周刊、新加坡《联合早报》、澳门莲花卫视等海内外媒体的重点报道,其营销案例多次入选美国《福布斯》和美国科特勒营销集团《中国营销创新文库》。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西安站 xa.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