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博雅,董博雅讲师,董博雅联系方式,董博雅培训师-【讲师网】
向解放军管理流派专家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董博雅:军旅生涯成就的企业家——鄂市煤炭集团李玉良
2016-01-20 48221
1981年,他从内蒙军区某部退伍后,又回到伊金霍洛旗布尔台格乡那个生他、养他的小山村里。他走进石圪台煤矿,当了一名挖煤工人。如今二十几个春秋过去了,当年那位脱下军装走进煤巷的采煤工已成长为今天拥有固定资产数亿元的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老总。现在,让我们走近鄂尔多斯市乌兰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玉良,探究这位退伍军人企业家的创业历程与心灵之路。
             激情创业,尽显军人本色
   1958年8月1日,李玉良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特殊的年代、家庭的贫困,使他中学毕业后,没有顺理成章地进入大学的校门,而是重新操起祖辈们沿用的农具,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不久,他被乡亲们推举为当地—所村办小学的“民办教师”。
   1978年,李玉良应征入伍。他先后担任班长、代理排长。绿色的军营锤炼了他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性格。退伍后从采煤工干起,一直到销售员、车间主任、煤矿会计、副矿长。原本就底气不足的石圪台煤矿艰难运行到1983年时,已累计亏损22万元,成为伊旗地方政府的一个包袱企业,基础设施处于一穷二白的境地,当时唯一的矿井是石圪台平峒,煤层不足2米厚,中间还有40公分左右的夹石。办公室、职工宿舍只是两排破旧的土房,运输设备仅有两辆马车,为此,包括一些矿领导在内的职工都纷纷调往其它单位,另谋出路。在这山穷水尽的情况下,伊旗人民政府将这个“烂摊子”交给了26岁的李玉良,任命他为石圪台煤矿的矿长。
   组织的信任,使他信心坚定地挑起这副重担。李玉良同志审时度势,以抓煤矿的整章建制入手,以建新井为突破口,对石圪台煤矿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于是,在他担任矿长的第二年,便一举甩掉了石圪台煤矿建矿以来一直亏损的帽子,到1993年,一跃成为伊金霍洛旗的利税大户和伊克昭盟的文明企业,新建的3个煤矿均成为地方国营矿的样板,年生产能力达到40万吨,第三产业也得到迅猛发展,砖厂、化工厂、运输公司、编织厂、修配厂、养兔厂……无数惊羡的目光也向李玉良投去。
   1995年,全国煤炭市场进入空前疲软时期。一时间,伊旗境内煤炭严重滞销,大小煤矿为了生存,互相之间各自为战、降价倾销,不惜亏本经营,滥采滥挖,采富弃贫,造成煤炭资源严重浪费,费税大量流失,企业苟延残喘,惨淡经营。当时全旗地方煤炭企业除石圪台煤矿之外,其它都处于亏损状态。
   面对这种形势,这年年底,伊旗旗委、政府提出建设煤炭龙头,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实行集团化经营的思路,以当时的石圪台煤矿为核心,联合另外两家国有煤炭企业组建伊旗煤炭集团公司。
   李玉良同志的艰苦创业精神和杰出的管理才能以及他为国家所做的贡献,使伊旗人民认可了他,组织信任他,煤炭职工拥护他。他被任命为总经理、法人代表,从此,李玉良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
   寒风料峭。当人们正在忙忙碌碌地准备过春节的时候,他却运筹帷幄,组建领导班子,构思企业发展蓝图,深入各下属厂矿。没有办公室,就租了一座泥水未干的简易小楼艰苦创业。日复一日,在他的日历上和考勤簿里很难找到他的节假日和休息日,而这些时间,正是别人在家里尽享天伦之乐时光,他的身影却往往出现在生产第一线…仅仅五年的时间,一个崭新而充满活力的伊旗煤炭集团公司在李玉良的统帅下克服了煤炭市场严重疲软,亚洲金融危机波及等困难,负重奋进,奇迹般地走出低谷,发展了自己,成为鄂尔多斯高原上一颗分外引人注目的新星。不仅利税、产值在全伊克昭盟的前列,而且有了办公大楼,在北京、天津等省区有了自己的分公司和办事处。有了联营自备列车,有了运煤集装站台,有了自己的拳头产品,有了伊克昭盟惟一的乳化炸药厂,有了生产能力达到的年产500万吨的20多个煤矿,有了自己制造的各种矿山机械设备,有了万亩种羊基地。总资产由成立初期的900万元,到1999年底达到1.5亿元。通过兼并收购,先后救活了伊旗农机厂、毛纺厂、通富煤矿等13个国营乡镇濒临破产的亏损企业,使它们重现生机。
   公司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包生产、保安全、统供应、促销售、费用超支不补、成本降低有奖”的管理模式被许多兄弟企业推广。
   2000年初,按照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伊旗煤炭集团公司进行全面转制,鄂尔多斯市乌兰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在首届职工(股东)代表大会上,他以全票当选为董事长。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新的机制下,李玉良同志以更加饱满的创业激情,大展宏图,驰骋商场,以大手笔、大谋略铺开了乌兰集团创业的新蓝图。又是短短的4年时光,公司主导产品原煤的年生产能力达到800万吨,又建起了当地规模较大的星级宾馆、热电厂、热力公司,成为集煤炭的产、运、销、深加工以及电力、化工、建材、机械加工、餐饮、住宿、城市供热的中型企业集团。截至2004年底,集团公司总资产达到3.8亿元,累计创产值15.3亿元,上缴税费3.5亿元,其中,2004年的利税突破亿元大关,成为伊金霍洛旗的龙头、支柱企业。2004年8月经全国工商联等有关部门的综合考评,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行列,先后被鄂尔多斯市工商联、内蒙古工商联等单位评为全市、全区的“诚信纳税先进企业”。
   追求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
   李玉良是一个富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家,他高瞻远瞩,不仅关注企业眼前的经济效益,更考虑明天的发展和社会的环境生态效益,他自始至终坚持着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早在石圪台煤矿当矿长的时候,他就特别注重矿区的生态建设。每年都要带领职工义务对矿区进行绿化。几年下来,原来煤矿周围那片荒山植满了松柏、杨柳,成为矿区的一个绿洲。现在,乌兰集团每个下属企业很少有高楼大厦,但不论走到哪里,厂房、矿井、工业广场都被绿树环绕,近年来,乌兰集团所属单位累计植树达1000万株,实现了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2001年,看到矿区星罗棋布的焦化厂排放的尾气不仅白白浪费掉,而且造成环境的污染,他不断探索,大胆引进胜利油田和太原理工大学专利技术,新建了通富尾气综合利用发电站取得了成功,年发电量达到150万千瓦时,满足了一个年产60万吨矿井和10万吨焦化厂的正常用电,既保护了环境,减少大气污染,又缓解了矿区的用电,实现了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提高效益的目的,这一创新,引起了地方政府和内蒙古电视台等媒体的关注。
   2004年,集团投资近亿元。新建了乌兰热电厂,设计规模一期达2×1.2万千瓦时,将在今年上半年投入正常运行。在李玉良的规划中,届时,利用电厂余热作为伊旗旗政府所在地集中供热的热源,供热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利用电厂排放的灰渣制作轻型建筑材料。仅乌兰热电厂项目就减少一个小城镇近10个小供暖站的烟囱,而且带动一个年产1000万块灰渣制作的环保型砖厂,解决了灰渣堆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又节约了因传统机制红砖造成的粘土资源的浪费,也缓减电力紧张,而且,为延长产业链,又新建一座与之配套的年产10000吨的碳化硅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在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方面成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必将成为鄂尔多斯市经济的一个亮点。
   倾情奉献的企业家情怀
   企业发展了,李玉良同志没有忘记这块土地上的父老乡亲,更把职工的冷暖时刻记在心上。企业转制后,不仅原国有企业95%的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就业,而且还承担起80余名原有的伤残人员的生活、医疗问题,不断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安置了150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退伍军人及其他城乡剩余劳动力就业,累计用于扶贫帮困、损资助教等公益事业达560万元,其中,2001年,为伊旗抗旱救灾捐款10万元;2003年为地方政府防控非典捐款30万元,奖励伊旗优秀教师10万元,2004年又拿出10万元奖励了部分品学兼优的中小学生,在伊旗二中成立了“乌兰希望班”,使45名贫困生免费入学,并承担了中学三年的全部学杂费,此外,他历年来个人出资数万元,救助了伊旗境内18名面临缀学儿童。
   公司发展了,职工的收入也提高了,而且,全体职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也不折不扣地缴纳了。从1996年至今,累计缴纳社会保险金700余万元,先后出台了“职工大病统筹办法”及“职工工伤统筹办法”,使职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治。2002年开始,公司垫资近3000万元,分别在阿镇平安小区、绿苑小区建起了10余栋住宅楼,逐年帮助职工解决了住房。他还制定并坚持了员工“患病住院必访、家庭特困和出现天灾人祸必访”制度,通过公司救助、自己带头捐款帮助一个个困难职工度过难关。
   李玉良,这位共和国和平年代的退伍军人,肩负着社会责任与振兴地方经济的大任,成为无数退伍军人中的佼佼者,他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人民也给了他许多的荣誉。1998年他当选为伊金霍洛旗政协副主席,1991年至今连任伊旗旗委委员、伊旗人大代表、常委,2001年当选为鄂尔多斯市首届人代会代表,并先后被评为自治区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和鄂尔多斯市的劳动模范。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西安站 xa.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