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发海,李发海讲师,李发海联系方式,李发海培训师-【讲师网】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李发海:月亮与《易经》八卦
2016-01-20 48686

月亮与《易经》八卦

 

          [转载]月亮与《易经》八卦

    上周宁波出差期间,有幸去中国渔港古城——象山石浦小镇体验了一番渔家生活,其间感触良多。不过本文只谈月亮,不论石浦,引子就是在石鼓看到的清人姚燮的一句渔家诗“初八廿三逢小水,好研鸟糯煮阑胡”,而当地渔谚也有“初三潮,十八水,初八、廿三小水低”一说,即每月初三、十八是大潮,而初十、廿五则是小潮。

为什么初八、廿三是小潮?这是因为海水的潮汐现象主要是由月球和太阳对地球引力的变化形成的,其中月球的引力又起主导作用。每月的农历初一或十五,地球、月亮和太阳的位置在一条直线上,月亮和太阳的引潮力叠加在一起使海水涨高,出现大潮。初八和廿三时,月亮和太阳的引力相反,引潮力减小,海水涨不高,也落不低,于是出现小潮。此时再读古人那句“海上明月共潮生”,是不是又多了一层意境?

  言归正转,现在就抛砖引玉,阐述一下月亮与八卦的关系。(要想看懂的话,最好有一点易学基础,要不就跳过去看下面的,说的基本是一个意思,呵呵)

    诸多研究《易经》的学者都认为,八卦源于古人对天文、地理、自身及世间万物的高度凝练与升华。《易经》的《系辞传》在论述伏羲画卦的认识来源时就这样写道,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天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那么当年伏羲仰望苍穹,究竟观到了何象?按照常理来推断,自然是离地球最近的太阳、月亮和星辰。

  伏羲时代尚无文字,因此用八种符号(即八卦)来记录太阳、月亮的运行轨迹是完全有可能也合乎逻辑的。东汉易学家虞翻注的《系辞传》就持此种观点,他认为,日月高悬于天空,在运行的过程中,于不同的方位,便出现了不同卦象。

    “三日莫,震象出庚”:每月(阴历,即月亮历)初三日黄昏时分,初月出现在西方庚的方位(在北半球看到的话,月亮出现在天空的西南方,正西偏南22.5度),月的弯细及阳象初生的形象,和一阳初生的震卦卦画相类(“—”表示阳,即亮;“——”表示阴,即黑)。

    “八日莫,兑象见丁”:初八日月为上缺,大半圆形的月亮黄昏时出现于南方丁的方位(正南偏西22.5度)。此时月的形象上虚下实,阳象较前增加(阳长阴消),和二阳的兑卦卦画相类。

    “十五日,乾象盈甲”:十五日为满月,圆月黄昏时出于东方甲的方位(正东偏北22.5度),盈满的月和三阳的乾卦卦画相类。

    “十九日,巽象退辛”:十九日,月开始亏缺,阳象已极而阴象始生,这一天天亮时,月落于西方辛的方位。此时月亮稍亏(下缺)的形象和一阴始生的巽卦卦画相类。

    “二十三日,艮象消丙”:二十三日,月为下弦,小半圆形的月亮在天亮时消失于南方丙的方位(正南偏东的22.5度)。此时月的形象上实下虚,阴象较前增加(阴长阳消),和二阴的艮卦卦画相类。

    “三十日,坤象灭乙”:三十日为晦亡,月亮不出现,阴象盛极,是黄昏时即消失于东方乙的方位。此时月全亏,和三阴的坤卦卦画相类。

    还有两种形态相对特殊,记录的是月与日同现的情形,这两种情形是:上半个月的傍晚太阳尚未落下,而月亮已经升起;下半个月的早晨太阳已经升起,而月亮尚未落下。这两种情形和坎卦卦画及离卦卦画相类。因为相对日来说,日为阳,月为阴,坎卦卦画表明,在一月中,月亮(阴)两次(早晨和傍晚)与日同现。离卦卦画同样表明,在白天里也有月亮(阴)。

    如此一来,由月相产生的震、兑、乾、巽、艮、坤、坎、离等八卦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在面前,因此,高人通过观月相便可知天时,定方位,推万事。

    如果你对《易经》和八卦不甚了解的话,也许下面的解释能看懂一二!

    众所周知,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可用阳爻“—”表示),另半个球面则是暗区(可用阴爻“— —”表示)。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简而言之,从月初到月末,其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

          [转载]月亮与《易经》八卦

    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也称“朔”(从字型就可以判断——半月),这时是农历初一。这一天,月亮在地球与太阳中间,因此日食都在这一天发生(所以凡是有日食发生,可直断为每月初一,比如在考古文献上出现日食,就对确定当时的时间有重要的意义);

    过了新月,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阳,这一月相叫“蛾眉月”(古代形容女子细长而弯的眉毛就叫“娥眉”,“蛾”“娥”两者相通),好多人还将其诗意化为“银钩”,如诗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一天通常是农历的初三、初四。

    随后,月球在天空里逐渐远离太阳,到了农历初七、初八,月亮会有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西),这一月相叫“上弦月”。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十六(不是有“十五的月儿十六圆”之说嘛),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这时我们就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满月”,也叫“望”。十五,月亮绕到了太阳与地球的延长线上,可以看到整个发光面,所以满月,月食往往就发生在这天,当然有时也会出现在十六。

    到了农历二十二、二十三的时候,又是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又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这一月相叫“下弦月”。

    到了农历三十的时候,就是月亮的整个暗区转向地球,这时候月亮从地球上就看不到了(实际上仍然存在),这一月相叫“晦”,人们常说的“晦气”就来源于此。

    下面,再来看看这些月相出现的时间、方位和规律。需要说明的是,月亮升落的时间差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引起的,因为地球公转的存在,使得月球需要更长一点时间才能到达前一天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在地球上看来,月亮升起时间就一天比一天往后推迟了(大约每天向后推迟50分钟左右)。

    在每月的月初(初一、初二),即新月时,月亮和太阳在同一方向,同时升落(即在早晨升起在傍晚降落),我们看不到月亮;

    在每月的初七、初八,即上弦月时,正午太阳在正南方时,月亮刚从东方地平线升起;太阳在西方地平线上时,月亮在正南方;半夜前后,月亮在西方地平线上;

    在每月月圆的那一、两天(十五、十六),即满月时,月亮和太阳此升彼落(即头一天傍晚太阳落下时,月亮刚从东方升起;第二天太阳升起时,月亮正从西方落下);

    在每月的二十二、二十三,即下弦月时,月亮在深夜升起,在中午降落(太阳从东方升起时,月亮已经在正南方;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时,月亮正从西方落下)。

    简单概括之,就是新(朔)月月亮早上升起,上弦月月亮中午升起,满(望)月月亮傍晚升起,下弦月月亮深夜升起。其中,上半月,月亮公转在太阳与地球连线的左侧,所以月亮在太阳下山后的上半夜能看见,月钩朝东;下半月,月亮公转在太阳与地球连线的右侧,所以月亮在后半夜到太阳升起前能看见,月钩朝西。

    月亮的阴晴圆缺对地球、人类社会、国家、家庭和个人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前面提到的“初八廿三逢小水”,就影响着地球的潮汐和人们的生产,这里不再详细展开,他日有空再叙吧!

    何方明月蓝天宇,借得梨花漫天泻。月亮其实就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只要用心去读它,每天都能读出新意和韵味来!希望每位读者都能人月两相圆!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西安站 xa.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