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正经历25年来增长放缓,债务规模接近GDP三倍,亏损的上市公司数量比去年翻倍。多家国际机构担心中国企业违约风险增加,但国内评级机构却大面积上调他们的评级。
中国三大评级机构——中诚信国际、联合资信和大公国际,今年总共上调190家公司评级,下调46家。而海外三大评级机构——标普、穆迪和惠誉却相反,上调仅36家,下调62家。
在同一家公司上的评级,国内外机构也直接对撞。南京银行今年5月被中诚信国际上调至AAA级别,但一个月后被标普下调至垃圾级。
彭博分析师Alex Gardner表示,在经济放缓时期普遍上调评级让人匪夷所思。评级差异如此之大意味着海内外投资者对债券收益率会更加困惑,而且最终由于信息不全面导致蒙受损失。
根据麦肯锡的数据,截至去年年中,中国债务规模是GDP的2.8倍。彭博数据显示,约16%的上交所上市公司过去一年亏损,比去年的数字高出一倍。
中国债市违约风险也在增加。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的数据,7年期评级为AA-的企业债目前收益率达5.89%,比2008年12月历史低位高出113个基点。
今年4月,保定天威成为首个违约的国企债券。违约前,联合资信给出的评级是投资级。另一国企二重集团本周二称,本月底可能无法支付利息,此前其债权人提出重组要求。
因此,国际评级机构担心会有更多中国企业发生违约。标普今年下调26家中国企业评级,仅上调14家。穆迪下调24家,仅上调17家。惠誉下调12家,上调5家。
但中国评级机构认为国内外评级的方式非常不同。大公国际上月底在邮件中表示,中国社会比西方社会稳定,政治环境稳定,中央政府财政实力能帮助经济实现经济转型。
大公国际称,国际评级机构缺乏对中国基本面的基本认识。他们难以做出有效的评级,因为他们太过于依赖公司财务数据,而忽略了对定性因素的全面理解和判断。
不过联合资信称,为了满足监管层关于发债的评级要求,发债企业确实会对评级公司施压。
中国证监会今年1月表示,只有AAA评级的企业才能公开发债。中证登去年12月宣布低于AAA评级的债券不能作为短期贷款的抵押物。
对于中国国内和海外的评级机构之争,资管机构Schroder分析师Raymond Chia表示,评估一个公司的信用状况最可靠的还是靠自己的分析。评级机构只能作为指导意见,但不是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