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章节标题 | 核心内容 | 创作意图 |
01 | 赶鸭子上架 | 经历五年半一线技术生涯的李元芳,由于技术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被公司领导提拔为部门副经理。 | 是本书后续章节展开对李元芳履职情况进行描述的起笔。 |
02 | 管理者需要必要的折腾 | 薛勇通过让李元芳自己独立编制部门年度计划,从而让李元芳领悟到:作为管理者,是需要经历必要的自我亲身历练的。 | 实践出真知,“经理”是要有适当的亲身“经历”才能更好地明白管理的“道理”的。 |
03 | 让计划成为习惯 | 薛勇告诉李元芳首先要养成“计划先行”的行为习惯,薛勇给李元芳展示了制定工作计划的基本流程图。 | 作为从技术走向管理的管理者,需要首先养成“计划先行”的行为习惯。 |
04 | 计划之前要有行动 | 薛勇告诉李元芳在做具体计划之前,需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 管理者不单要重视做计划,还要重视如何通过前期准备确保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计划。 |
05 | 技术人才当经理最重要的是什么? | 郑现实告诉李元芳,技术人才当好管理者最重要的应该是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的改变。 | 想成功实现从技术到管理的转型,就需要把技术人员的思维和行为习惯调整为管理人员所需要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
06 | 衣服穿得好,可以当领导 | 郑现实告诉李元芳,管理者其实需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 | 作为管理者,不单要有好的素质和能力,外在形象也是很重要的。 |
07 | 用目标来导向行为 | 熊浩通过事例让李元芳明白管理者需要养成“目标导向”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 作为从技术走向管理的管理者,需要养成“目标导向”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
08 | 目标是要做到什么程度,目的是为什么要做 | 在季度工作总结会上,熊浩让管理者明白了什么是目的和目标。 | 管理者搞清楚目的和目标对带领团队高效开展工作很重要。 |
09 | 从结果中享受快乐 | 薛勇通过在张帆身上发生的案例,让李元芳明白管理者要以结果为导向。 | “目标导向”要求我们,作为管理者首先应该关注工作结果。 |
10 | 从整体和全局出发 | 薛勇通过李元芳在项目组中分配人力资源这一事例,让李元芳明白管理者需要养成“全局思维”的习惯。 | 作为从技术走向管理的管理者,需要养成“全局思维”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
11 | 从多角度看问题 | 薛勇通过两幅图让李元芳明白从多角度看问题的重要性。 | “全局思维”要求我们,作为管理者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和人物。 |
12 | 细节就是影响工作成败的那些环节 | 薛勇通过客户拒绝在验收报告上签字这一事例和Y23理论,让李元芳明白关注细节的重要性。 | “全局思维”要求我们,作为管理者不仅要关注整体,还需要关注细节。 |
13 | 轻重缓急要分清 | 郑现实让李元芳详细了解了“时间管理四象限法”的用途并演练了具体的操作方法。 | 作为从技术走向管理的管理者,需要养成“要事第一”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
14 | 先罗盘后时钟 | 郑现实通过“如何成功走出迷失的丛林”这一生活事例,让李元芳明白在时间管理有效性方面需要注意先明确目标,再规划行动方案。 | “要事第一”告诉我们,“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
15 | 舍与得 | 在《管理者的智慧》公开课上,培训师告诉李元芳,管理者需要学会舍得。 | “要事第一”要求我们,作为管理者要学会正确取舍。 |
16 | 十根手指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 | 李思思通过高低不一的荷花,让李元芳明白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和聚焦员工的优点。 | 作为从技术走向管理的管理者,需要养成“聚焦优点”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
17 | “找对”而不是“找茬” | 薛勇通过张帆身上发生的案例,让李元芳明白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和欣赏下属身上的优点。 | “聚焦优点”要求我们,作为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和欣赏下属身上的优点。 |
18 | 木桶原理新解 | 薛勇通过“新木桶原理”,让李元芳明白扬长避短的重要价值。 | “聚焦优点”要求我们,作为管理者要善于通过扬下属之长、避下属之短来提升团队绩效。 |
19 | 宽容是一股伟大的力量 | “小B事件”和薛勇给自己分享的“楚王的故事”,让李元芳明白管理者要学会宽容下属。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聚焦优点”要求我们,作为管理者要学会宽容下属的“无心之过”。 |
20 | 对待技术人员最要紧的两个字——尊重 | 薛勇通过指导李元芳处理“老C事件”,让李元芳明白尊重技术人员对实施有效管理的好处。 | “聚焦优点”要求我们,作为管理者要学会通过尊重下属来创造实施管理的有利条件。 |
21 | 换位思考让人豁然开朗 | 薛勇通过让李元芳处理“小D事件”和分享薛勇一朋友公司的真实案例,让李元芳明白换位思考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重要性。 | “聚焦优点”要求我们,作为管理者要学会用换位思考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
22 | 会“拼”才会赢 | 薛勇通过解析拔河比赛中电子政务软件开发部拔河队为什么战胜了系统集成部拔河队,从而让李元芳明白管理者要善于集思广益。 | 作为从技术走向管理的管理者,需要让自己和团队养成“集思广益”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
23 | 一加一可能大于二 | 薛勇通过“捆绑在一起的筷子”、“足球赛”、“篮球赛”等事例,让李元芳明白在团队中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 “集思广益”要求我们,作为管理者要尽可能凝聚团队的力量创造出最大的合力和最优的绩效。 |
24 | 唯有参与,才有认同 | 薛勇通过“父母夸子女”、“后妈虐待小孩”等生活事例,让李元芳明白工作中让下属尽可能多参与的重要意义。 | “集思广益”要求我们,作为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和实践“唯有参与,才有认同”这一重要的管理理念。 |
25 | 管理者其实是一根穿珍珠的线 | 李思思把员工比喻为“珍珠”,把管理者比喻为“穿珍珠的线”,让李元芳明白管理者的重要价值其实是整合者。 | “集思广益”要求我们,作为管理者要善于整合团队资源。 |
26 |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 | 李思思告诉李元芳,在工作中管理者需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 “集思广益”要求我们,作为管理者要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
27 | 身先士卒就是威,说到做到就是信 | 薛勇通过李元芳在工作中犯的一个小错误,让李元芳进一步加深对管理者需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理解和认识。 | 管理者在要求下属做好之前,自己先要带头做好。 |
28 | 管理者要做应该做的事不是做喜欢做的事 | 薛勇和李元芳探讨管理者究竟是要做应该做的事还是做喜欢做的事,从而让李元芳明白管理者其实是要做应该做的事——即做管理工作。 | 作为从技术走向管理的管理者,需要调整好自己,要少做自己喜欢做的技术工作,多做管理岗位应该和要求做的管理工作。 |
29 | 强将手下无弱兵? | 薛勇通过剖析李元芳代替技术工程师解决技术问题这一事例,让李元芳明白管理者需要去培养下属的能力而不是替下属行事。 | 作为从技术走向管理的管理者,应该学会培养下属、给下属锻炼的机会和平台。 |
30 | 谁的猴子谁负责抚养 | 薛勇通过和李元芳分享比尔•翁肯“背上的猴子”这一理论和“小E事件”,让李元芳明白管理者要让员工各司其职。 | “集思广益”其实也要求我们,作为管理者要让下属各司其职、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
31 | 插播:添才与天才 | 李元芳羡慕薛勇的管理才能,薛勇说这是积累的结果。 | 管理者管理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积累,其实任何岗位都一样。 |
32 | 让“我能”引发蝴蝶效应 | 郑现实通过向李元芳解释“蝴蝶效应”和高铁为什么能达到那么快的速度,进一步强调管理者要通过激发和提升员工的能动性和能力,从而实现团队业绩最大化。 | 管理者要让“我能”变为“团队能”,从而引发出“蝴蝶效应”,倍增管理效能。 |
33 | 信任真的很重要 | 在去武汉大学出差的高铁上,郑现实和李元芳探讨信任对团队达成优秀业绩的重要性。 | 作为从技术走向管理的管理者,需要让自己和团队养成“建立信任”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
34 | 情感账户:多“存款”少“取款” | 郑现实和李元芳探讨:管理者要想被下属信任,就需要在情感账户中多“存款”少“取款”。 | 人要获得他人信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情感账户中多“存款”少“取款”。 |
35 | 坚持“用人不疑” | 在去武汉大学出差的高铁上,郑现实和李元芳探讨管理者要想让下属认为我们是在信任他们,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用人不疑”。 | 管理者既需要被下属信任,也需要让下属感受到我们同时也信任他们。 |
36 | 建立起团队的共同价值观、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 | 郑现实告诉李元芳,通过建立起团队的共同价值观、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有利于团队成员之间产生互信。 | “建立信任”要求我们,作为管理者不当要解决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问题;而且需要解决员工之间信任和被信任问题。 |
37 | 信任不等于撒手不管 | 郑现实告诉李元芳,信任下属很重要,监督下属的工作进展和工作成果也很重要。 | 作为管理者,需要把握好信任和监督之间的平衡点。 |
38 | 李元芳的半年总结 | 李元芳总结了2010年上半年的个人履职情况和个人成长情况。 | 通过李元芳的半年总结,让读者一目了然,作为从技术走向管理的管理者,应该养成哪些思维和行为习惯。 |
39 | 沟通应该这样进行 | 薛勇告诉李元芳沟通的三要素,沟通是循环渐进的,以及沟通的基本问题是“心态”、基本原理是“关心”、基本要求是“主动”。 | 管理者的沟通能力至关重要,管理者要做到有效沟通,就需要掌握好基本的沟通知识,然后再去练习沟通技巧。 |
40 | 保持信息的一致性 | 薛勇告诉李元芳,管理者要保持信息的一致性,过滤信息对工作是很有危害的;管理者既不要往下过滤信息、也不要往下过滤信息。 | 在对上、对下的沟通过程中,管理者保持信息的一致性非常重要。 |
41 | 会讲的永远不如会听的 | 在《有效沟通管理》的课程之上,培训师告诉李元芳学会聆听很重要。 | 管理者不单是会会“说”,更要做到会“听”。 |
42 | 话说三遍淡如水 | 李思思通过“小F现象”告诉李元芳,管理者和下属沟通时,要做到切中要害、点到为止,不要唠叨不停。 | 管理者和下属沟通时,应该是挖掘下属内心深处的需求和真正的渴望,切中要害、点到为止。 |
43 | 因“人”而异的沟通原则和沟通要领 | 郑现实和李元芳分享了他总结出来的与上司、与下属、与同事、与外部客户沟通的原则和要领。 | 管理者需要针对不同的对象,选择使用不同的沟通原则和沟通要领。 |
44 | 管理者的首要角色是服务者 | 熊浩通过“小G事件”,让李元芳明白管理者的首要角度其实应该是服务者。 | 管理者不要把自己看成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而应该是为下属提供服务的服务者。 |
45 | 其实你是首要的人力资源培养者 | 薛勇告诉李元芳,用人部门的管理者应当承担培养下属的主要责任。 | 培养员工不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用人部门的管理者应当承担培养下属的主要责任。 |
46 | 领导力有三大主要来源:职权、技能和人格魅力 | 薛勇告诉李元芳,管理者的领导力来源于职权、技能和人格魅力,这三者相得益彰,管理者需要重点培养和使用自己的专家权和声誉权。 | 在工作中,管理者需要多发挥自己的专家权和声誉权,不要滥用职权。 |
47 | 影响力是逐步建立的 | 熊浩通过“台湾农民陈阿土的故事”,让李元芳明白管理者的影响力是逐步建立起来的。 | 管理者要通过不断影响他人,从而让他人被影响。 |
48 | 走过2010 | 李元芳总结了自己2010年下半年的工作情况和自己所取得的进步。 | 通过李元芳回顾从技术走向管理的管理者所需要养成的七个习惯以及管理者沟通和领导力的提升,从而进一步加深读者对这些知识的印象。 |
49 | 承上与启下 | 薛勇告诉李元芳,作为中层管理者,承上和启下都很重要,但承上比启下更重要。 | 中层管理者是公司和员工之间的桥梁,要发挥好承上和启下的纽带作用。 |
50 | 做企业的铺路人 | 郑现实告诉李元芳,中层管理者要以主人翁精神做好企业的建设者。 | 中层管理者要做企业的主人,不要有“打工心态”。 |
51 | 和下属保持适当的距离 | 在《中层管理者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培训会上,主讲老师告诉李元芳,中层管理者要和下属保持适当的距离。 | 中层管理者不宜和下属走得太近,要保持好适当的距离。疏远下属固然不好,但和下属走得太近,也往往会对自己的管理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
52 | 配合他人才能更好地成就自己 | 在《中层管理者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培训会上,主讲老师告诉李元芳,中层管理者要尽量多去配合兄弟部门的工作。 | 中层管理者要学会多去配合兄弟部门的工作,而不是“各人自扫门前雪”。 |
53 | 管理就是要贯彻执行 | 在《中层管理者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培训会上,主讲老师告诉李元芳,中层管理者要多支持上司的工作、为上司建言献策。 | 中层管理者即需要贯彻执行上司的旨意,也需要为上司建言献策,并想法设法减少因上司考虑不周时可能对结果造成的影响。 |
54 | 忠与患 | 李元芳在福州做人力资源总监的表哥通过“小H事件”告诉李元芳,一个下属只能有一个顶头上司。 | 管理者要避免“多头”管理。 |
55 | 天使与天使的行为 | 李元芳在福州做人力资源总监的表哥告诉李元芳,要善于通过规章制度和绩效激励,引导员工表现出管理者所希望的行为。 | 管理者要多聚焦在员工的行为改变上。 |
56 | 制度建设与人文关怀 | 李元芳在福州做人力资源总监的表哥告诉李元芳,管理者要做到制度建设与人文关怀并举。 | 制度建设与人文关怀是孪生姐妹,管理者要保持好两者的和谐共进。 |
57 | 用系统方法代替过往经验 | 薛勇通过“加班”这一现象,告诉李元芳要用好的方法来代替过往经验从而实施更高效的管理。 | 管理者不能仅仅凭经验来实施管理,而应该多提炼实用的方法。 |
58 | 好的管理应该是既简单又有效 | 薛勇通过“技术工作追踪流程”的优化,让李元芳明白好的管理应该是既简单又有效。 | 管理者应该注意到好的管理应该是既简单又有效,复杂而有效或简单而无效的管理都不是好管理。 |
59 | 工作追踪就这样进行 | 薛勇把“技术工作追踪流程”优化为四个步骤:收集工作数据、作出工作评价、寻求改进方案和建立共识和承诺。 | 管理者需要用合适的流程来追踪下属的工作。 |
60 | 两点之间并非直线最短 | 熊浩告诉李元芳,管理者需要学会变通,当条件发生了改变时,一定要注意动态调整管理办法。 | 管理者灵活变通很重要。 |
61 | 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 熊浩通过电视剧《井冈山》的故事片段告诉李元芳,管理者在把握原则性的同时、要注意灵活性。 | 管理者要有原则性,也要有灵活性。 |
62 |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趴下 | 熊浩告诉李元芳,管理者犯点错误不可怕,但一定要善于总结和反思,做到错误不贰过。 | 管理者要学会总结和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