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带来的新机遇
日前,笔者到广西南宁参加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大会。在这盛况空前的大会上,东盟各国的代表就拓展区域产业,共创区域繁荣等重大问题达成了新的共识。这一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将给区域企业带来巨大的新商机。
笔者一直十分关注亚洲经济合作,也是早期就参加了推动亚洲合作的学者之一。记得二十年前笔者还在亚洲开发银行马尼拉总部工作时,我们就开始设计未来的亚洲合作模式。当时的亚洲还如同一盘散沙,谈区域合作像是天方夜谭。当时的欧洲有欧盟,北美有北美自贸区,拉美有好几个共同市场,连非洲都有几个自贸区与共同体。而仅有亚洲没有任何正式的经济合作安排。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一是几十年来亚洲一直处于各种战争之中,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使得合作缺乏基本的政治基础;二是当时亚洲的主要市场是在北美与欧洲,区域内贸易很少, 合作的意义不大。
面对这些问题,受中国的经济特区模式的启发,我们决定先从范围小一些的次区域合作开始。于是就先推出了大湄公河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尔后又逐渐推动了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成长三角区、中亚次区域经济合作以及其它的一些次区域合作模式。经过了十多年的合作试验,特别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亚洲国家合作意愿不断高涨,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滚滚洪流。
中国东盟自贸区对区域内的贸易提供了大量的新机会, 这自不待言,同样重要的是也扩大了投资机会。对于中国这样的有着大量超额外汇储备、正在准备大规模走出去的国家来说,这一机会又显得格外地重要。我国需要转移出去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要探索新模式。以集群的方式,以上下游一起出去的形式走出去,风险会小一些。有了中国东盟的合作, 由国家出面,在东盟国家建立一些中国投资区,就能在整体环境不尽人意的国家中创造出一个投资的小环境来。这些都需要先由政府层面来协调,再由企业去执行。
乘自贸区的东风,人民币区域化也能够更快地推进。东盟地区是人民币区域化的先行区。在贸易便利化与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推动人民币区域化是顺理成章的事。自2009年7月以来,中国银行已经在东盟多个国家用人民币结算。菲律宾中央银行在几年前就率先把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之一。
自贸区的建立也给资本市场带来很多新的商机。广西、云南、广东等与东盟贸易与投资活动频繁省份的上市公司能捷足先登,在市场扩大,产业升级,对外投资,多元化融资上抢占先机。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贸易、电子零件等领域的上市企业,很多都能从自贸区的建立上获利。但是到目前为止,对资本市场如何充分利用自贸区机遇的研究还不够,值得深入发掘。
当然,在自贸区的推进中,也还存在着许多挑战。当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很多东盟企业非常担心零关税后竞争不过中国企业。世界经济危机以来,本来长期保持对中国贸易顺差的一些国家反而变成了逆差。东盟一些媒体也要求他们的政府推迟与中国的关税减免。这些新动向很值得注意。应该看到,在自贸区的建设上也是有着激烈竞争的。明年东盟与韩国的自贸区开始启动。2012年日本东盟的自贸区也将成立。如果我们不抓住机遇,迅速拓宽市场,占据有利商机,否则,这些机会会稍纵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