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篇)四)流通与终端并存的成功案例:
早几年前火爆广州的一快消品牌K,就是以终端和流通同台竞技的成功案例,此品牌非但没有出现品牌内耗,反而各得其所,花开两朵。其成功的操作模式如下:
■ 价格体系的规范:
该厂家采取产品身份证制度,为保持供货折扣的一致性,对供货同时设置不同的销售政策,只是在年度返利上有所倾斜和侧重。
终端经销商要做市场推广,营销成本是流通商的好几倍,因此为控制流通商有可能的低价出货,厂家实行了一样的销售政策,并加大了对流通商的监控,如果流通商要低价出货,首先亏损的是流通商,并处以低价出货金额数倍的罚款。
■ 看市场特点:
鉴于全国各地市场存在众多差异性,因此,对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分销政策,比如,南方市场与北方市场的消费习惯和能力完全不一样,又比如:同样在华北,北京和天津又不一样,北京是典型的高消费市场,而且以卖场消费为主,终端特点明显,而天津确是典型的批销型市场,做终端也许要投入相当大的成本,况且,产品在终端的销售,极有可能受到批销型同类产品的冲击。
■ 产品身份证制度:
K品牌为了控制经销商冲窜货,在每个市场每个经销商的产品里设置了明码和暗码,这些标码,经销商并不清楚,只要一发生低价冲击和窜货,厂家立马知道,不但要罚款,还要责令经销商回收窜货,而被窜市场的经销商也会全面封杀接受窜货的非渠道内经销商。因为此品牌在管理市场上极为严格,故真正有实力的经销商非常欣赏K品牌的操作能力,所以,10多年来,这些措施让K品牌一直非常稳定。
■ 其他措施可以平衡流通与终端:
平衡流通与终端的矛盾,除了市场模式选择,在很多细节上,也可以进行平衡,比如,供货折扣,市场支持政策,年底不同的返利形式,零售与分销的路径和模式,等等,都可以让厂家尝试和努力。
五)流通与终端模式选择,还是看厂家态度:
选择营销模式的意义是充分发挥经销商的优势,也是厂家利用各种销售渠道增加销售业绩的积极追求,科学地合理地利用自身和经销商资源,绝对是做市场的真谛,并非为了制约经销商,更不是制造虚假的市场繁荣。
如今,随着市场模式多元化,有许多新的渠道已完全超越传统渠道之外,销售方式、方法眼花缭乱。作为厂家,一定要分清哪些渠道是主流,哪些渠道是有危害的,也要分清,渠道形式与销售模式的区别,比如说:网络购物或曰网销,就只是销售模式,会议营销也是销售模式,它们绝非渠道。
谨希厂家根据市场、品牌、产品、价格、不同的成长阶段等因素,去考虑渠道的选择和模式的创新,方法不一定要多么高明,但绝对要分清主次,看得长远些,只有这样,才能制定更适合自身的营销模式,创造良好的销售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