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型工业化必须由信息化来带动
信息作为一种社会资源自古就有。20世纪中叶,人类在信息处理方面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即信息处理的现代阶段。所谓现代信息技术,是指在这几十年内迅速发展起来并且迅速普及的一系列技术,它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无论在信息量的存储方面,还是在信息处理加工速度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使地球上任何地点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缩短到几分钟之内,通信能力的大大加强,使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也为中国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提供了契机。
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是中国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重点和突破口。企业是工业化的主体,也是信息化的主体。企业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将企业的运作的各个环节数字化,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最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个过程是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管理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改造传统产业、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的程度将决定着中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现在,作为新型工业化的主体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被不可逆转的历史推向了市场大潮的浪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再是企业的效益工程,而是企业的生存工程,如果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失去了有利地位,势必被社会生态无情地淘汰。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作为工业化主体的企业经营得更好。在信息技术应用成功的的企业,信息被认为是创造附加值和财富的源泉。近10多年来,世界各国的企业界都在致力于企业的信息化,世界经济正在走向全球化、多元化。在信息化企业中,管理模式有很大的变化,企业从金字塔结构,信息集中一点,中心人物决定一切的状态转向扁平化,不用过多的组织层次就可取得信息,最终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那么,与传统意义的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到底新在哪里?概括地说,它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要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西方发达国家是先实现工业化,然后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化。中国还处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不能走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而是要发挥后发优势,迎头赶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它是以信息化带动的、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新型工业化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注重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以质优价廉的商品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二是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这条新路子是要既避免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中造成严重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消极后果,也避免重复走中国过去高投入、高速度,低质量、低效益,以及同样存在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现象的老路。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中国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是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机械化和自动化,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些失业问题。中国国情是人口多,劳动力成本比较低,要在工业化进程中,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由此可见,与传统的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带动、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是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是能够充分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中国经济在持续了20多年的高增长之后,在未来20年中,还要保持年均7%以上的增长速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但是,仅凭经济规模的叠加,已不可能实现快速发展。只有以信息化来带动新型工业化才有望使快速发展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