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余,时常翻翻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于丹用朴素的语言道出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的真谛。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反复阅读几遍,感受颇深,给我很大的启迪。它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快乐的生活。
首先,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能够使人感到快乐。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国曾经参加过一次国际调查,数据显示,当时我国国民的幸福指数只有64%左右,一九九一年再次调查,这个幸福指数提升到了73%左右,这得益于很多的改革措施提升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五年之后,也就是一九九六年调查发现,幸福指数下跌到了68%,这充分说明:在这个物质文明极大繁荣的时代,人们在享受着物质文明的同时内心又有极为复杂的困惑。相反,孔子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说颜回虽然很穷,缺衣少食,住在非常破烂的小巷里。这么艰苦的生活环境,颜回却能自得其乐,而物质富足的现代人内心却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心灵困惑,从两个对比可以看出,人们对外界的东西注意太多而对内心关注却太少,使得心灵荒芜,内心孤寂。快乐与财富、权利和容貌无关,与我们的内心相连。我们只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做物质的奴隶,始终保持内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始终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
其次,学会帮助需要你帮助的人。人常说,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前不久,我看过一个电视报道,一对夫妇,曾先后收养了十七个小孩,他们每日辛苦的拼命挣钱供孩子们吃穿,供孩子们上学,而老两口自己却住在两间狭小的房子里,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生活极为简朴。记者采访他们:“你们不觉得苦吗 ?”这对夫妇说:“我们不觉得苦,我们觉得自己没有成为社会的负担,对社会还有用,还有价值,我们反而觉得很充实,很快乐。”是呀,朴素的话语流露出他们的幸福和快乐。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帮助那些孤儿呢?我想,那是伟大的怜悯与关爱,而这一切又都会体现为一种给予。是的,给予,予人快乐,自己快乐。帮助别人虽然也需要付出,但同样你会收获更多的快乐。当你把微笑友好的送给周围的人时,笑纳的是真诚和信任.留下的是美好.回忆的却是快乐!
第三,用平常心态去看待缺憾和苦难,你会感到幸福快乐。《小崔说事》一生有光,嘉宾是一位经济学教授兼语言文字学家,著名的“汉语拼音之父”, 102岁的老人周有光。这位老人在整个节目中始终面带微笑。崔永元采访他说:“看得出你很快乐,你是如何保持这种快乐心态的,在苦难和不幸面前,也能保持这种快乐的心态吗?”老人说:“给您举个例子吧,我曾经受过抗日战争的困难,文革当中住牛棚,在”五?;七“干校劳动过,这应该算是不幸的,但我换个方式思考,保持平和的心态,一直保持着乐观主义态度,向前看,向大的方向看,想世界大事、国家大事,苦中作乐。”快乐豁达也是周老长寿的秘诀之一。“不着急,不生气。生气是让人家的错误惩罚自己,要学会心胸宽大。遇到困难,要找到缝缝,可以走出去的。”就像诸葛亮《戒子篇》中所说的“夫君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有些人常常报怨生活的不公、命运的不济,这样就会把缺憾和苦难变成生命的一种隐痛,一种负累。何不豁达一些,把它看成生活的一剂调味品,多想一些积极的方面,放大“一二”快乐的光芒,去辐射一切不如意的事情,让自己的心中一直洒满阳光。
总之,快乐很简单,简单的是我们很容易知道用乐观的态度,用心帮助别人,平和的心态面对缺憾和苦难来获得我们心灵深处所需要的快乐的道理,但是快乐也很困难,困难的是我们用这些方法修炼自己来达到一种境界,若非几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人生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尽管如此,我们也要为快乐出发。朋友,跟我走吧,现在就出发,有一个地方,那是快乐老家,她忘却了人生的忧伤和烦恼,天亮就能到达。
本文来自: 凹丫丫(www.oyaya.cn) 详细出处参考:https://www.cgxyj.com/onews.asp?id=1843